首页 /  水果百科 / 

水果枇杷的功效与作用(枇杷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日期:2024-07-19 14:48:12


01

一、枇杷是热性还是凉性

根据传统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食物和药物根据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被归类为寒、热、温、凉、平五种性质。

枇杷因其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归类为凉性食物。历代中医药典籍中把枇杷定性为凉性特性,比如《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具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

凉性食物通常具有清热、生津、润燥等功效。例如,广东省中医药局《“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说的就是枇杷》的文章提到枇杷果性凉,味甘、酸,入脾、肺、肝经,具有清肺润肺、生津止渴、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此外,《中医饮食营养学》中也提到枇杷的性质为甘、酸,凉,归脾、肺、肝经,有润肺、止渴、下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枇杷因其凉性特点,适用于治疗由肺热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然而,由于其性质偏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脾胃不适,如腹泻、腹痛等。

枇杷全身都是宝,其中枇杷叶和枇杷果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02

二、枇杷果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广东省中医药局《“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说的就是枇杷》,枇杷果是营养价值丰富的保健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其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水果之中名列前茅。

枇杷果是中国古代最早用于食疗的果品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日华子本草》记载枇杷:“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中医认为,枇杷果性凉,味甘、酸,入脾、肺、肝经,具有清肺润肺、生津止渴、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枇杷入膳可用于食欲不振,或气失和降干呕不欲食、阴虚肺燥咳嗽、咽干口渴等。

03

三、枇杷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叶煮水在中医和中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等症状,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

1. 清肺止咳

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即咳嗽时伴有黄痰、痰液粘稠、咳痰困难等症状枇杷叶含有苦杏仁甙,这种成分在体内水解后产生氢氰酸,具有止咳作用。同时,枇杷叶的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滇南本草》中提到枇杷叶能“止咳嗽,消痰定喘”,现代研究也表明枇杷叶水煎液能减少小鼠咳嗽次数。

2. 降逆止呕

枇杷叶还可以用于治疗胃热呕吐,即因胃中积热导致的恶心、呕吐。枇杷叶性微寒,可以清胃热、降胃气,从而发挥止呕、呃逆的效果,帮助缓解胃部不适和呕吐症状。

3. 抗菌消炎

枇杷叶的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某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枇杷叶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

4. 清热生津

枇杷叶煮水可以帮助清热生津,缓解口渴、口干舌燥等不适感。

5. 改善消化功能

枇杷叶煮水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减轻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6. 润肺化痰

枇杷叶能润肺,帮助化解和排出痰液,特别是对于肺热引起的黄痰、粘稠痰液。《滇南本草》记载枇杷叶能“化顽痰,散吼喘”,表明其具有化痰作用。

7. 预防感冒

枇杷叶煮水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可以减少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8. 治疗肺热咳嗽

枇杷叶能清泄肺热而化痰下气,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枇杷叶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

9. 治疗胃热呕吐

枇杷叶配伍生姜,其止呕作用得到加强,因此姜汁炙枇杷叶多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诸症。《雷公炮炙论》中提到枇杷叶可用于治疗胃病,以姜汁涂炙。

需要注意的是,枇杷叶性寒,因此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如常感到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症状的人,应慎用枇杷叶。

枇杷叶在使用前通常需要除去表面的绒毛,并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如蜜炙或炒制来增强其功效或减少其寒性。

04

四、枇杷叶煮水怎么煮

1、枇杷叶煮水的材料

主料:枇杷叶5片

辅料:冰糖1块

2、枇杷叶煮水的方法步骤

(1)取5--6片新鲜枇杷叶,在流动水中冲洗掉脏物,背部用刷子将所有绒毛刷洗干净;

(2)放入盆中,加水没过枇杷叶,浸泡15分钟,再用流动水冲洗一遍;

(3)准备一颗冰糖,黄冰糖最好将叶片剪碎,放入煮锅内,大概倒入800毫升左右的水,开大火煮;叶片煮开后,用筷子将上面浮起的叶片搅动一下,然后转为中小火;

(4)此时加入一块冰糖,煮20分钟即可煮好后不要马上开盖子,继续焖一会儿;

(5)将枇杷叶子水倒出,此时还是茶色的,过一会儿就变成酒红色,带着淡淡的枇杷叶子的清香,煮出的水当成日常茶饮,每天可以少量服用,3-4次都可以,大人也可以用,止咳化痰效果很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水果切 琼ICP备2024042143号-51

返回顶部